:::
訪問專欄

永續減碳篇:水力淨綠能、櫛構科技、雲想科技、海洋福星生物

公益創新—用數位科技釐出減碳實績,為企業永續鋪新路徑


公益創新—用數位科技釐出減碳實績,為企業永續鋪新路徑

前言
減碳是接下來全球無人能逃避的議題。儘管是不可抗拒趨勢,但對企業或一般民眾來說,實踐層面是模糊且難以執行。在【公益創新.徵案100】決選的20案中,他們盤查實際產業中可被優化的環節,導入數位科技的應用,再釐出實質減碳的方案,讓減碳不只是公司的形象倡議,而是概念的真正落實


團隊—水力淨

靠水分子解鏈技術減碳:AIoT數位監測,為企業節能減碳提供創新良策

若談起企業減碳,第一時間總讓人聯想到高門檻的綠能或其他潔淨能源,但其實「節能」才是務實的第一步。

圖/水力凈綠能水分子解鏈技術,在113年代表臺灣參加西班牙2024 MWC 4YFN新創展,獲得國際高度迴響。
圖/水力凈綠能水分子解鏈技術,在113年代表臺灣參加西班牙2024 MWC 4YFN新創展,獲得國際高度迴響。

水力凈綠能公司宋富璘執行長說,他們公司原本是處理水質淨化,但參加一個論壇後發現水垢與節能的關聯性,有機會發展出可被計算的減碳方案,公司進一步開發出這項技術和提案。

根據台電指出,企業碳排放最高的地方之一就是空調冰機及冷卻水塔,宋富璘執行長發現水垢原來是空調機組耗電的關鍵因素,而且只要有熱水交換系統的地方,就會有水垢問題。也就是說,空調或各式冷卻系統,都有水垢導致電力消耗的隱憂。因此他們導入監控和數據搜集系統,安裝在空調冷卻水塔中並即時監測,並在水垢生成前,利用水分子解鏈技術解決水垢問題。

僅是「阻止水垢生成」,就有明顯的減碳效果。宋富璘執行長指出,從製造業、服務業來看,空調和冷氣就佔企業能源成本至少三成,透過這套系統,至少能減碳3%,還能在1年內回本。這套系統已被確認是可換算出具體減碳方案,目前正在申請國際專利。宋富璘執行長說,未來若能普及應用,企業自己就能精準拿出明確的「減碳實績」回應永續發展作為。

為企業打造最易執行的減碳專家


團隊—櫛構科技

分析駕駛開車行為也能減碳?駕駛行為分析減碳法

你的「駕駛風格」不只反映個性,還暴露你是不是一個「高碳排車手」。

一群愛車人士發現,常常怠速、急煞減速、慣性急煞等開車行為,其實是高耗能、高碳排的駕駛行為。而這項發現,成為櫛構科技公司「CHAP-V 運具高解析碳數據 AI 分析平台」的開發契機。

圖/李緯明執行長(右)及洪從豈產品長(左)運用AI與ESG專長結合減碳趨勢創辦櫛構科技,以API協定及應用程式分析,提供企業可執行的永續策略。
圖/李緯明執行長(右)及洪從豈產品長(左)運用AI與ESG專長結合減碳趨勢創辦櫛構科技,以API協定及應用程式分析,提供企業可執行的永續策略。

他們在車上導入自動搜集數據的應用程式,蒐集無涉個資的駕駛資料,進而自動計算出碳排數據,可分析司機的駕駛行為,搜集的資料也會進一步匯成「給駕駛們的行車建議」,讓車隊管理者或司機們理解自身用車行徑並調整開車行為,減少耗能與碳排。

櫛構科技公司李緯明執行長說,CHAP-V除讓企業明確得到碳排的數字,也有可執行作法排除不當駕駛,讓乘客、用路人更安全,是完整的ESG解決方案,具有長遠社會安全價值和技術。

他們目前已和知名客運公司合作導入,確認減碳數據能被精準分析,也得到許多有趣的田野觀察,像是發現一些司機習慣「紅燈離站加速」,這樣開車方式特別耗能。而在未來,他們也已開發出能讓企業模組化的採購彈性方案,並將駕駛行為導入企業員工永續憑證中,並回饋給企業。

開發這套系統不只是企業精準減碳,也希望把節能駕駛的概念深植到民眾心中。被問及有沒有什麼民眾自主減碳的小秘訣,洪從豈產品長笑說,「使用我們的產品就知道了!」

櫛構科技,為你的生活提供減碳方案


團隊—雲想科技

跳脫印章文化的身分驗證框架:電子印信的導入

到公家機關或銀行辦事,明明本人已到場,卻因沒帶印章或帶錯印章而什麼都做不了,大概是人人都有的經驗,而改變這樣「信物文化式」的程序,同時趨近「無紙化轉型」,就是雲想科技開創「電子印信」服務的初衷。

圖/黃瑋杰副總經理(右)、蔡明宏營運長(中)、 趙豈誼資深專案經理(左)分享運用多重審核綁定行動裝置的方式,結合區塊鏈技術,可確保每個電子印信不可被竄改的。
圖/黃瑋杰副總經理(右)、蔡明宏營運長(中)、 趙豈誼資深專案經理(左)分享運用多重審核綁定行動裝置的方式,結合區塊鏈技術,可確保每個電子印信不可被竄改的。

最需要身分驗證的地方如政府單位或金融業,往往是數位轉型最難切入的。而傳統印章加簽名的文書確認過程,耗時又費力,一來一往還很容易產生紙張浪費,因此雲想提出「電子印信」概念,讓「簽與章」都綁定在人身上,並透過嚴謹身分驗證方法,讓使用者簽署的過程中能被高度保護,同時透過錄音及錄影存證紀錄。

雲想科技蔡明宏營運長說,這套機制就像是加上金鑰的安全錢包。不論是使用臉部偵測的生物性影音簽名、一次驗證碼的身分驗證、綁定使用者的行動裝置等步驟,都能降低身分被盜用的機會,「而且也就不會有被偷使用印章的問題了」雲想科技黃瑋杰副總經理笑著補充。這項技術獲得全球27項專利,可追溯性、數位化和自動化的優勢,更可為不同單位的需求提供電子簽章服務。

如今,電子簽章法已於113年4月30日正式通過,對雲想來說,下一步就是漸漸普及電子印信的服務。

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已經熟悉使用科技便利的產品,但傳統信物觀念要一舉改變並不容易,但他們已陸續和政府部門合作、研議實際應用的作法,相信對於繁瑣的簽核流程,將帶來立即性的改善體驗,未來若能大量應用,推估能降低4,320萬張紙的消耗、降低超過780萬噸的碳排,雲想科技以電子印信技術為實踐SDGs、ESG提供對策同時,也能加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達到真正的智慧治理與促進社會價值。

翻轉簽章文化的雲想科技


團隊—海洋福星

養藻減碳:光合捕碳的全民新日常

在家養藻捕碳,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變成民眾生活的日常。

圖/蘇豐傑研發主任(右)與曾柏錕執行長(左),研發微藻減捕碳技術,為減碳提供創新的實踐方案,也為地球暖化提供不一樣的退燒路徑。
圖/蘇豐傑研發主任(右)與曾柏錕執行長(左),研發微藻減捕碳技術,為減碳提供創新的實踐方案,也為地球暖化提供不一樣的退燒路徑。

你覺得個人最容易執行的減碳行動是什麼?

原本是替大型工業提供微藻排碳與碳盤查服務的海洋福星生物科技公司,近年透過研發,希望把減碳教育與捕碳延伸到民眾生活。他們運用微藻植物行光合作用原理,打造出一款複合微型光合反應清淨機M-MAP,不只能捕碳、淨化空氣,還具有除臭及燈光療育等複合功能,捕碳的機制來自機器內部養的眾多「微藻們」。

海洋福星團隊解釋,不同的微藻有不同的補碳能力,例如一公克的小球藻,一週內約能吸收5g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透過IoT物聯網的技術,他們能即時監測藻相變化,同時分析機器內的各種數據,計算出精確的捕碳成效,並透過APP即時通知使用者有關PH值、二氧化碳濃度等,幫助使用者與微藻互動,將減碳教育時時帶入日常生活中。

為能增加全民捕碳減碳的動力,他們還設計出一套機制,讓民眾使用M-MAP產出的「捕碳實績」,能被換算成類似「碳幣」的點數,能在平台上兌換商品及服務,更可結合公益活動,用最簡單的方式,鼓勵民眾加入補碳行列,並帶動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費圈。

海洋福星團隊指出,M-MAP機台已在餐廳、寵物店被驗證,也經過縮小體積、減輕重量的優化,將在今(113)年量產,這將是全民補碳生態系成型的重要一環,建立減碳世代並為延緩氣候變遷共同努力,帶動全民真實加入減碳教育與碳中和議題,全力支援政府以大帶小政策,是全民共同成為光合捕碳者。

海洋福星,一起居家補碳的淨零夥伴